换宫-《“宠”妃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话说在了点子上,如果按原议,曲怀仁死了那也是意外身亡,他为国“奉献”了十几年,必然还要表彰追封,风光大葬,那底下的小鬼受他余荫,也就难缠了。
    如果他死得不光彩,树倒猢狲散,也就是圣上所说的,后续处理起来容易。
    皇帝笑觑他,淡然道:“朕等着,把你头上的‘副’字去掉。
    ”
    方淮心里“噗通”一跳,嘿笑了下,随即抱拳,朗声领命。
    自己隐瞒真性情,伪装多年,除了为国家铲除奸佞之人,又何尝没有为自己筹谋打算的意思。
    不过皇上宽和,对他们这些属臣的小心思,向来能容。
    为国之君,除了才干非凡,洞悉人心。
    能有容乃大,不于琐事上斤斤计较,才是让他敬佩爱戴,继而效忠的理由。
    等方淮告退,外边就有人禀报,说淑妃娘娘在外等候。
    “淑妃?
    她来做什么。”
    李明胜成日家跟着皇帝,有些事他该心知肚明则明,却总不是件件都该明白。
    此时想了一遭儿没想出个究竟,便道:“奴才也不知道。”
    按理儿,后宫里近来发生的事,都和淑妃没有大干系才是。
    皇帝沉思着挥挥手,着人请她进来。
    淑妃风姿秀美,姿态温婉,却不过分柔弱,行事自有章法。
    这于世人来说,就是当家主母的料子。
    再加上她分位仅次于皇后,此时与皇帝议起后妃事来,毫不违和。
    “妙小仪的事不算小事,臣妾曾请过皇后娘娘示下,为她分担一二。
    娘娘也允准了。”
    她含笑请了安,开门见山地点出正题,“按皇上的意思,臣妾在太医院的支用明细上查出,只有永宁宫的沈芬仪,曾在一月前因宫女患伤害症,讨过五石散。”
    皇帝笑容微顿,意味深长地挑起眉。
    沈芬仪?
    淑妃此时已转成正经严肃的模样,语气说法很让人信服,“一宫主位却为区区一个宫女讨药,更何况那宫女并非她日夕相对的大宫女,并无多少情分。
    伤寒症又并非只有五石散一味药可解。
    事出反常必有妖,臣妾以为此事是沈芬仪所为。”
    “爱妃说来头头是道,但若是沈芬仪心善,照拂于宫人,朕又岂能冤枉了她?”
    “世间虽有巧事,但沈芬仪为宫女讨药后,妙小仪便出了事。
    太医不为宫女诊治自无脉案,既无脉案,便无人知她是否用下那药,是否好转。
    如何不可疑?”
    皇帝听出了几分淑妃话里的意思。
    如果他想保妙小仪,那沈芬仪这边可以做作文章,当然,也许真凶就是她。
    如果舍不得沈芬仪,那这药指不定就是妙小仪自己给自己下的。
    且查明来源的建议还是她给提的,换了另一种说法,就是她明知沈芬仪曾为宫女求药,才栽赃嫁祸于她。
    淑妃见皇帝沉吟,缓缓笑道:“臣妾还有一事不曾禀明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“沈芬仪为她求药的那个宫女,半月前因伤寒症加重,已殁。”
    她层层铺垫,不过让皇上尽情思索,提出疑问。
    如今最后一锤落下,皇上便觉是自己思虑而得的结果,结果便如板上钉钉,再无反转的可能。
    明明讨了药去,人却死了。
    那药,到底用到了哪里?
    这等消息传到皇后耳朵里,直把皇后气了个倒仰。
    箫氏这个贱/人,居然拿着她给的权利,越过她找上了皇上,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她的人!
    自己是因为这几次和她联手对付怜妃才信任她,没想到她转眼就把这信任丢到地上,就差没踩上几脚了!
    还有妙小仪,自己想保她,她却出了这么个馊主意,到底安得什么心!
    昨儿皇上的话她还不当回事,如今想来却膈应得很。
    独独是看着她有兴致不成?
    皇后指尖掐紧掌心里,第一次对这个深受圣宠的女人起了忌惮心思。
    可别再养出一个淑妃来。
    “娘娘莫气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