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‘一夜成名’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第(3/3)页
虽然他自己就是开场的,但生产也要成本,两场十万多件文化衫,保底也要上百万。
不过。
人家大哥不再乎。
总不能被长安歌迷比下去了吧?
到了羊城,那边的歌迷会也组织了一场游街活动,两百多辆印着标语的车流划过羊城的市中心、商业区。
很多不关心演唱会的人都知道这么一场演唱会。
申海那边的名场面除了记录之外,还有歌迷会一口气包下黄浦江江畔的广告牌。
全是各种祝福语,李杰的个人照片,过去演出的照片。
等【在路上】巡演开到香江。
那边更加轰动!
红磡周围直接被堵死。
十场连开!
香江的歌手、演员齐齐出动,事后有记者专门统计,一共有上百位名人出现在红磡演唱会。
十连台,不是李杰的极限,也不是歌迷的极限,如果硬开,连开二十场都没问题。
但。
开二十场,质量完全没法保证。
唱歌是一件很费嗓子的事,普通人如果去KTV,唱几个小时嗓子就能哑掉。
歌手的发声方式更加科学一点,然而,即便如此,也顶不住十几连台。
除非用垫音。
什么叫垫音?
通俗一点就是KTV里面唱歌开半场,一些高音、难度的转音自己不唱,用声轨去替代。
某种意义上,这也是假唱。
伍月天就喜欢干这种事,疯狂垫音,有时候更是垫音比例超过自己唱的,后来更是直接放CD。
连‘还音’都不愿意。
多省事。
大摆锤都没问题。
李杰肯定不会这么干,他都是真唱,很多部分还是硬顶上去,没有一丝技巧,全是感情。
就这样,时间跨入2007年。
李杰的演唱会也从国内转向海外。
日本东京巨蛋巡演,正式开始!
这场演唱会早在半年前就在日本引起轰动,东京巨蛋首场开票日,五万张门票,仅仅用了三分钟就销售一空。
日本也有黄牛!
东京巨蛋演唱会的门票被黄牛炒到了20万日元!
折合RMB大约1.3W。
这只是普通的门票价格,如果是内场,以及VIP门票的黄金位置,单张门票的价格被炒到丧心病狂的一百万日元!
十几万看一场演唱会。
有没有人买?
有!
数量还不少。
李杰当初发行的《新世纪》、《世界》都是常年在榜,自从上了Oricon销量周榜,一直没有下来过。
最长在榜记录第一和第五名。
每年都有新歌迷入坑,第一波入坑的歌迷已经成了中年男人,他们一直希望李杰能来开一场演唱会。
这次好不容易来了,不得好好支持?
大力支持!
演出当晚,东京巨蛋变成了蓝色的海洋,蓝色是他第一张专辑封面的底色。
小日本这边的应援体系要比国内更成熟一点,毕竟,他们这边的产业链发展得更早。
在歌迷会的统一安排下,所有人都自备文化衫,自备统一的荧光棒。
灯牌、手环、横幅等等,一应俱全。
轰动东京的演唱会,当然少不了新闻报道,演唱会开始前几天,以及结束后几天,相关的新闻制霸当地的新闻版面。
随后。
这些新闻又被搬运回了港台、内地。
从前,很多人都说‘周利军’是假火,看到《读卖新闻》、《朝日新闻》、《每日新闻》等日本主流大报的报道。
嘴再硬的人也无法否认。
总不能说那些是假的吧?
这几家媒体都是日本最大的报业集团,能登上头版是什么待遇?
天王待遇!
亚洲天王都不一定有这个牌面。
2007年,正值奥运举办的前一年,国内的基调是积极拥抱全球化的工业体系。
这时候特别注重一些海外影响。
眼看‘周利军’在小日子造成那么大的动静,主流媒体也对这一轮巡演进行报道。
东京——大阪——福冈——名古屋——札幌巨蛋巡演结束,轰动日本的同时,国内也轰动了。
因为【在路上】巡演登上了联播画面。
虽然节目本身没有刻意提及摇滚两个字,但联播是什么节目?
一些不关注音乐圈,不关注摇滚乐的人都是头一次知道这么一个人。
什么?
我们国家还有一个人在日本,甚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歌手?
什么时候的事?
怎么不知道?
登上联播后,很多地方媒体、电视台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,这一次是真正的大规模。
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。
比当初的巡演要轰动十倍,几十倍。
在很多人眼里,‘周利军’是一夜成名,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年轻人原来那么厉害?
什么三十多岁?
那不是年轻人,什么是年轻人?
第(3/3)页